学问即生活
在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
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
校长邱勇讲话。记者 张宇 摄
亲爱的同学们、老师们:
今天,大家在这里隆重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。我代表全校师生职员,对7400多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!
清华大学已经走过106年的经历,迈入新百年的清华正焕发着新的光彩,你们的到来为清华增添了别样的生机。你们当中,有来自96个国家的877名国际学生,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。俄罗斯的索尼斯卡娅奥科萨娜同学,对中国的古时候皇家园林深深着迷,有志于潜心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。马来西亚的穆罕默德祖希美同学期望学习中国一流的核电技术,有朝1日成为本国核电范围的发展者。我相信,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胸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,你们必然会在清华园里收成丰硕的成就,收获更好的自己。
清华大学是名师汇集的学术殿堂,是莘莘学子开启学术梦想的地方,更是青年放飞生活梦想的舞台。一代代清华人从这里出发,秉承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的校训,恪守行胜于言的校风,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术和生活境界,在奋斗中谱写了无数精彩的清韵华章。从今天起,你们将成为清华新百年历史的参与者、见证者和创造者。我期望你们在这里致知穷理,学古探微,把追求学问作为一种生活方法,培育高尚人格,积淀丰厚学养,捍卫学术道德,创造是我们的学问生活。
做学问要有高尚的人格,人格的高度决定学问的高度。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的综合体现,是一个人的本色,也是收获所有事业的基础。高尚的人格包含崇高的德行、独立的精神、宽广的胸怀、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爱因斯坦曾写道:大部分人说,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,他们错了,是人格。在清华人看来,为学与为人一直都是不可分割的。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1926年毕业于清华,他曾说:为学与做人是一步工夫,一而不可分。敦品与励学乃系一件事,增进学术即所以培养品格,追求真理即所以砥砺德行。那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,永远为大家所铭记,而在历史的星空中发出璀璨光芒的,肯定是那些拥有崇高人格的人。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,经过多年的努力从矿渣中离别出氯化镭,并用电解的办法制得了金属镭。提纯镭的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,但她却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办法。居里夫人说,无人应该由于镭致富,它是是全人类的。这穿越一个世纪仍然直击大家心灵的话语,是居里夫人奉献精神和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。我期望,你们在清华不断锤炼意志品质,培育高尚的人格,追求高深的知识。
做学问要有丰厚的学养,学养的厚度决定学问的深度。学养是指学业上的修养,体现了一个人在所学范围的常识储备及对常识的领悟程度。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写道:积学以储宝, 酌理以富才。学养的形成需要个人的灵气和悟性,但更需要日积月累的辛勤研习。我校校友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,假如说科学上的发现有哪些偶然的机会的话,那样这种偶然的机会,只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,给那些擅长独立考虑的人,给那些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。真的有影响力的革新,都源自扎扎实实的研究,源自对某一范围长期坚守后的不期而遇。学养的积淀是一门必学课,需要用一辈子去完成。我期望,你们不断夯实学养厚度、拓展学问深度,博观约取、厚积薄发,用丰厚的学养滋养生活。
做学问要捍卫学术道德,学术道德底线其他人都不可以逾越。学术道德是每一个人在学术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。抄袭、作假等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紧急损害了学术形象,更是对学术尊严的亵渎与践踏。零容忍是对所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唯一态度。一流大学需要拥有先进的学术环境,恪守学术诚信、严禁学术不端行为是培养好学术环境的首要条件。清华人不只要做追求卓越的革新者,还应成为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学术道德的捍卫者。捍卫学术道德是每一位清华学子应有些责任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:有两样东西,大家越是常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,它们在大家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与日俱增,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。我期望你们用敬畏的态度和审慎的目光对待我们的每一份学术成就,使其对得起内心的良知、学术的尊严与社会大家的期待。
同学们,学问值得你们去执着追求,而做人是你们要用一生去探索的大学问。学问即生活。我相信,你们在清华求学过程中所经受的历练必然会使你们终身受益。我期望,你们可以秉承清华优良的治学传统和深厚的人文精神,在为学和为人的修炼过程中开创愈加美好的将来!
亲爱的同学们,清华是念书的好地方,也是做学问的好地方,更是青年磨炼自己、为将来生活奠定基础的好地方。清华园的秋季,宁静而悠远、纯净而盈实,既有绚烂色彩,又有古韵书香,清华园正用它最好看的的时光迎接你们的到来!我相信,漂亮的清华园必然会因你们而愈加精彩,你们的青春足迹也肯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!
谢谢大伙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有关链接:清华大学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